粪链球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植物乳杆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饲料发酵剂,环保微生态,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 PROFESSIONAL
MICROBI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微生物专业制造服务商

技术文献

News

如何保证藻相平衡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2/1 8:59:06  浏览量:224 次


谈到藻类管理,现在也称为藻相管理。藻相一般是指养殖水体藻类的种类及丰度。

 

一、藻类管理经常出现的问题

实际生产中,藻类管理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频繁倒藻,另一方面藻类繁殖旺盛,水体pH居高不下。这两方面情况的出现,有害于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

1.倒藻

1)自然倒藻 

就是池塘藻类整体老化,突然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养殖池塘常见的就是藻类水华,淡水池塘多是蓝藻水华;

即单一优势种群繁殖旺盛,致使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局部(上表水层)营养元素成为限制,导致藻类整体老化,继而大量死亡,整个池塘藻类缺失。

2)人为泼洒药物大量灭藻导致的倒藻 

这种情况实际生产中很常见,连续施用高质量的水体消毒剂,或全池泼洒抗生素,或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锌等药物,都有可能出现池塘藻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2.藻类繁殖旺盛,水体pH居高不下

水体pH与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碳酸根离子缓冲体系的平衡过程密切相关。

当池塘藻类迅速增殖时,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快速消耗水中CO2促使上式平衡向左移动,导致水体中氢离子被吸收,氢离子减少,pH上升。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晴朗天气下午的上表水层。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适当泼洒有机酸来降下PH,使水体PH不出现剧烈波动,防治鱼虾蟹产生应激反应。

 

二、藻类在养殖水体中的生态功能

藻类在养殖水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水体自净的关键环节;二是产生氧气;三是作为天然饵料被各种水生物摄食。

养殖水体中残饵、养殖动物的粪便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骸等这些污染有机物,通过细菌降解,分解成无机营养物质。

这些无机营养物质在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藻类吸收利用并转化为藻类生物量,从而完成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藻类吸收利用无机营养盐类,大量增殖,并产生氧气。

这些大量增殖的藻类形成池塘初级生产力,进入生物链(网)中,被池中水生动物和养殖动物直接或间接摄食利用,形成物质转化成生物量的循环。

这种从污染有机物转化生物量的过程就是养殖水体生态系统自我净化的过程。

藻类光合作用中对无机盐类的吸收,养殖管理上往往看重的是对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的吸收利用。

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池塘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比70%~90%。

藻类是光合食物链(网)的基础,是池塘水体天然生物饵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怎样进行藻类的科学管理

藻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维持藻类多样性,防止出现“一藻独大”,促使养殖水体中藻类连续稳定,既不能疯生疯长,又不能缺失断档,维护水体中藻类的生态功能正常运行。

 

要达到上述藻类管理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基本措施。

1.避免藻类的疯生疯长

避免藻类泛滥,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是维持藻类生长与被牧食消费之间的平衡。

食物链(网)中藻类下游有原生动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底栖动物等,以及滤食性鱼类。

这些牧食藻类的链节中,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等也是水中自然而生的生物,而滤食性鱼类是人为放养的,目的就是调节藻类生长与被牧食消费之间的平衡。

而在实际生产中,频繁向池塘泼洒杀虫剂,杀灭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等,致使食物链(网)链节缺失中断,牧食藻类的环节缺失中断,直接导致藻类泛滥成灾,引发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紊乱造成灾难。

至于搭配放养一些滤食鱼类来调节藻类与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的生物量这一管理环节,也远远没有做到合理科学。

2.避免形成藻类营养限制

在藻类有可能出现营养限制之前,要及时地为藻类提供所需营养。

夏秋高温季节,正是藻类旺盛生长的时期。在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藻类光合作用强烈,增殖迅猛,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而由于水温造成的水体上下分层现象,致使下底层沉积的营养物质无法补充到上表层,此时就会造成局部的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上表水层的藻类出现营养限制,老化而大量死亡。

所以,在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当藻类有可能出现营养限制之前,采取措施,比如打开增氧机打破水体上下分层,促进上下水体交流;

促使底泥再悬浮营养再释放,使沉积在下底层的营养物质及时补充到上表层,打破藻类的营养限制,这是藻类管理科学的、非常有效的措施。

 

四、引入有益藻种培养真的能抑制有害藻吗?

在实验室里,或完全可控的小水体里是可以的,也是能够做到的。

但在室外大水面池塘里,通过引入有益藻种定向培养来抑制所谓的有害藻是徒劳的,在经济上也是不可行的。

1.蓝藻就是有害藻吗?

普遍认为蓝藻是有害藻,就是因为经常暴发蓝藻水华。

如前文所述,蓝藻水华的发生是由于水体生态系统紊乱造成的,假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维持藻类多样化,避免蓝藻“一藻独大”;

在藻类可能出现营养限制之前,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就不可能发生藻类整体老化并大量死亡的现象,就不会出现藻类断档缺失的状况。

这样的话,蓝藻还是有害藻吗?

在养殖水体中生长的大多数蓝藻,都具有藻类应有的生态功能。

诸如参与水体自净过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作为基础生物饵料,是池塘天然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何理由把蓝藻列为有害藻呢?

2.引入有益藻种培养真的能抑制“有害”蓝藻吗?

现在防控蓝藻比较先进的做法,就是通过引入有益藻种定向培养,让这些有益藻类占据蓝藻生态位,从而来抑制蓝藻。

这种做法的依据:根据生态学原理,当有益优势藻类占据着空间的生态位时,有害种类就很难繁殖。

当我们不断为有益藻类提供所需要的特定营养时,有益藻类始终持续地繁殖生长,有害种类就很难繁殖起来,从而达到控制有害种类的目的。

这种依据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池塘中藻类的种群结构遵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

能够形成优势种群的藻类品种由水质属性、水体中营养盐、温度和光照辐射等因素所决定,并不是能人为控制的。

其次,藻类间的营养需求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多数藻类对主要营养元素C、N、P等的需求基本一致,所以藻类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水中基本营养元素的竞争优势方面。

在吸收利用水中基本营养元素上具有竞争优势的藻类,更容易成为优势种群。

蓝藻具有碳酸酐酶、固氮酶系,当水中有效碳、氮缺乏时,蓝藻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所谓的有益藻(小球藻)怎么能跟蓝藻竞争!有益藻(如小球藻)又怎么抑制蓝藻!

(声明:文章来自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