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链球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植物乳杆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饲料发酵剂,环保微生态,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 PROFESSIONAL
MICROBI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微生物专业制造服务商

最新动态

News

九、十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9-17 14:54:34  浏览量:940 次


一、天气情况和养殖行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为九月份的一个节气。此阶段的水温适宜鱼类摄食和生长,而且基础规格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低迷了大半年的罗非行情逐渐好转,链球菌病渐渐平息,对于罗非养殖是良好的机会;草鱼行情基本平稳,杂鱼如鲫鱼、鲮鱼、大头等价格良好,且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因此,抓住“金九银十(月),提升主养鱼和杂鱼的规格及产量是今年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9-10月份,南北风交替频繁,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对流强烈,池塘存塘量也高,容易造成藻类的倒藻和鱼夜间缺氧及“泛池”事件等。因此,此阶段池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主养鱼和杂鱼投喂、水质底质管理以及“夜间巡塘”管理是9-10月份池塘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池塘管理
 
1、主养鱼投喂策略
 
统鲩养殖:为保证长速,建议日投喂率为2.5%-3%,每天投喂3餐;
 
大草鱼养殖:为保证长速,建议日投喂率为2%-2.5%,每天投喂3餐;
 
罗非养殖:水温逐渐下降,可逐渐加料,建议投喂率升至2.5-3%,每天投喂3餐;
 
鲮鱼精养:为提高鲮鱼长速和产量,建议日投喂率4-5%,保证每7-10天刮一次鱼;
 
2、杂鱼产量提升
 
底层鱼生长:针对套养的底层鲫鱼、鲮鱼规格提升,主要是保证食物来源的充足,可采取“开小灶”投喂:即待主养鱼投喂结束后,在料台处将半袋沉料直接倒入池塘中供底层鱼摄食;或者额外加大沉料投喂量:即投料时把底层鱼摄食量计算在内,额外增加沉料投喂量,并调快投料机打料的速率和缩减投料间隔,保证底层鱼摄食。
   

传统的渔业生产上,秋冬季节主要有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等节令。

1、水体环境的变化

白露到霜降期间,气候凉爽、天气晴朗。秋分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降温降水致表层水温剧降,易引起上下层水体提前对流,底部缺氧、有毒物质激增。藻类种群容易消亡,在剧变天气里容易倒藻、转水。雾天增加,气压低易致水体缺氧。

2、饵料管理

9、10两月秋高气爽,气温开始下降,水温也处在缓慢的下降之中,正处在鱼类摄食生长较佳的温度区间(22~28℃)。因此,养鱼户应根据塘口情况适当加大投饵率,提高饲料蛋白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药物及多维等免疫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内服药物应避免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大蒜素等药物,长期添加此类药物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肠炎。养鱼户可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等有益菌群,使其在肠道形成优势种群,加快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

水温在15℃左右时,应当正常投料,次数可以减少为2次/天;8~10 ℃时零星投料,即中午1~2点时投喂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较高疫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3、水质调控

气温降低,很多塘口水质较清淡。入冬前的鱼塘水质更须肥起。晴好天气需进行肥水工作,将水调肥调爽,保证溶氧的充足,稳定水质。鱼塘可以先用化肥,然后追有机肥。

水质不稳定的,应使用光合细菌为主的菌种稳定水体;水体浓浊、发黑的,应使用芽孢杆菌或者乳酸菌为主的菌种分解有机质,净化水质。

10月下旬虾塘应加深水位(1.6~1.8m)、肥水保藻(透明度30~40cm)。

4、病害防控

秋季温度仍然较高,养鱼户要注意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雨天过后,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水质往往会变差,更容易诱发出血病。气温下行时,鲫鱼要预防病毒性出血病即“鳃出血”的重新爆发。投料时拌饲免疫增强剂如黄芪类产品,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塘入秋便要采用内服加外用的方法驱杀寄生虫,注意减少使用强刺激性杀虫药物对鱼体及水质的影响。

秋冬季杀虫是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某些平时毒性很小的杀虫药,比如阿维菌素,到了秋冬季节尤其是突然降温的天气使用就会非常明显危险。锚头蚤是抵御低温顽强的虫子,有些可以越冬。一旦气温较低或者温差大时,发现锚头蚤,不能用阿维菌素杀,可以选择使用较低剂量的氯氰菊酯。

在尽量不损伤鱼体的情况下,进行一至多次的拉网锻炼(尤其是鱼种池),以提高鱼体对外界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

天气剧变前后的虾塘可使用具有消毒功能的底改来防控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