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5-17 14:55:01 浏览量:1038 次 |
随着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大量饵料、肥料、渔药等物质投入,带来大量有机废物沉积或溶解于养殖水体中,造成大量“氧债”累积,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和溶解氧供求矛盾激化,限制水体养殖容量,加大了“浮头”、“泛塘”和水产病害风险。“活水”作为微速循环流动状态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的水,有利于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解氧,是水产动物为喜欢的生活环境,因此,“活水”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养殖水质调控的根本方法和目标在于培养“活水”,消除“氧债”,从而根本上解决溶解氧的瓶颈问题,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快速成长,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1.清除过多沉积淤泥,为制造“活水”打好基础
因此,经多年养殖的池塘等水体: 一是要清淤。通过冬春养殖休闲季节挖除多年有机物积存积淀的淤泥。 二是冬闲的养殖水体及时排干,经深层耕翻后,或再经“风吹、日晒、夜冻”,使塘底淤泥中有机物充分氧化还原。 三是使用氧化消毒剂。如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消毒剂,使底泥中的有机物迅速氧化。以上几项措施,可以避免淤泥中有机物沉积在养殖过程中耗氧,而减少“总氧债”。这是制造“活水”、科学调控养殖水质的首要措施。 2.借助微生物作用,提升生态活性
因此,在养殖水体中应该及时补充衰减消亡后的浮游植物和有益菌等两类微生物,以保持其在养殖水体中较高密度和较强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及时注水、换水等措施实现浮游植物的品种更新和新老交替,也可使用专用单胞藻,补充数量,更新品种。 微生态制剂使用方法现已基本成熟,主要是通过选择性使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有益菌,使养殖水体有益菌达到较高密度,迅速完成养殖水体中有机物降解,防止有机物沉积造成“氧债”积存。 由于微生物没有运动能力,只能依靠水体的运动实现位置转移。要提高微生态制剂应用效果,依赖微速循环流水状态的“活水”,使有益菌获得有机物和溶氧的补充,充分而“主动”地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微生态制剂实现净化水质的效能和效果有赖于“活水”对有机物和溶氧的输送。 3.阴雨天气及时补充增氧
因此,应安装带增氧功能的增氧活水机,在阴雨天夜晚只需开启增氧活水 机上的微孔增氧设备,就可补充阴雨天溶氧不足。 如养殖水体安装的是单一活水机,遇连续阴雨时间较长,且暴雨又造成了水体浑浊,应使用化学增氧剂补充增氧,或用石灰、明矾澄清水质,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增加溶氧来源。
来源 | 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