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病,大多是由压力引起的!请不要,给虾太大压力!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8-27 15:29:04 浏览量:1010 次 |
虾病可能源自细菌或病毒,但是实际上在养虾当中一些病毒或细菌(以下称为病原体)总是存在的,而引起虾发病绝大多数的原因是由于压力导致虾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免疫力是对虾抵抗疾病免疫的一种机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虾被疾病感染机率将无限增加。这些压力可能来自物理,化学或生物环境。 一、养虾当中压力的主要来源: 1、物理环境应力,包括温度,pH,盐度和溶解氧(DO)。特别是当环境突然变化时,也会产生压力,一般情况下,环境突然变化大多由于天气的影响而发生,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增加病虾的死亡率。 2、化学环境的压力,一般是由化合物含量或者有机物浓度引起的。养殖水中的几种化合物有可能会使得水体产生毒性,例如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硫化氢。由于虾整天与这些化合物共同生活,必然会被其“毒害”因此,监测这些化合物的浓度非常重要,以免超过虾的耐受值。 3、由生物引起的环境压力,一般是指由浮游动植物种群被破坏而触发的,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养分过多(尤其饲料投入过大),尤其是氮(P)和磷(P)导致水质差,导致蓝藻(BGA)类浮游植物受益,结果是非常危险的,因为BGA会产生对虾有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对虾的器官和消化过程都有害,并有可能“垄断”池塘中的养分。 因此,需要保持浮游植物种群的健康,以避免蓝藻(BGA)成为优势藻类。其实,一些浮游植物是虾的天然食物,这些浮游植物不仅可以当中饲料使用,还可增强虾的免疫力,因此虾不易感染疾病。例如:绿藻、硅藻、螺旋藻、小球藻、微绿球藻、角毛藻...... 这些环境压力条件.增加了虾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或者虾已经发病,压力会让虾更容易死亡。管理池塘水质和选择优质虾苗是预防虾病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想要虾保持健康,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二、做好饲料管理,是给虾塘将降压的最佳方式 良好的饲料管理,将有助于虾的保持最佳生长速度、FCR低、池塘底部干净、水质稳定,到达“降压”的目的,因此饲料转化率(FCR)处于良好的状态尤其重要。一些高效的饲料管理的表明:精养系统的FCR值通常为1.4,这意味着1.4千克饲料养殖出1千克重虾。FCR值是养殖结束时虾的重量与使用饲料量之间的比例产生的。 但是,有时候虾塘的FCR很高,导致FCR高的原因是什么? 1、水温高。虾在28-30°C的温度下获得最佳生长速度。但是当水温更高时,虾可以吃很多,但吸收的比例不足,会造成FCR。 2、过量投喂。养殖户根据存塘虾的数量为饲料设定投喂量,评估的参考数据包括:虾的平均重量(ABW)、成活率(SR)、总投投苗量。 3、过度频繁的投喂。通常虾塘每天喂食3-5次,建议投喂时间间隔在3-4.5小时之间,不正确的投喂频率会导致虾塘剩余的饲料过多。 4、增氧机的位置很重要。如果在投喂时打开所有的增氧机,则饲料有可能会漂入池塘中间而不会被虾吃掉。 5、保持充足的溶氧。虾在摄食饲料时,耗氧量将是平时的2倍,因此保持溶氧充足,对于虾摄食行为是非常有利的。 FCR高是不利于养虾的,在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饲料管理当中两个关键词:盲目投喂和禁止投料 1、盲目投喂 盲目投喂一般分为2个部份,一个是投苗30天前,一个是投苗30天后。一般投苗30天前,如果选择“肥水养虾”,那么池塘中天然饲料的非常多,这时候加大饲料量,则会出现前期盲目投喂的情况。 投苗30天后,由于对虾生长状况不了解,特别对虾存活率(SR)掌握不好,那么盲目投喂出现的几率非常高。 2、禁止投料 禁止投料是对虾养殖中饲料管理的技术之一,是指是在某个时间段停止投喂饲料。例如,在晚上(从日落到日出之后)不投喂饲料;或者在一天中仅在下午投喂饲料,其比例为每日总饲料的40%;每周两次或每两天一次投喂饲料... 禁止投料因受养殖户经验和知识的影响,而会很大差异。因此,实施前养殖户理解这种做法的原因和方式。禁止投料会降低虾的代谢率,以及池塘剩余饲料的积累,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应该少使用,不应经常使用。 短期禁料后,虾的代谢率降低,但不会影响养殖的最终结果。根据由Prihutomo等人(2018)的研究表明,虾被禁食2-3天后,食欲增加,但是禁料后投喂的饲料满足虾营养和代谢需求,才能保证虾的生长需求。另外一个条件是水质在理想范围内,尤其是pH。 短期禁料,①可以提高虾的肉质和总血浆蛋白。②通过禁料,它还可以间接节省饲料的使用,从而在不影响生产率的情况下降低养殖成本。③可以刺激细菌清除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和水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N和P)。结果是池底更干净,水质更好。④禁料后,虾代谢速率的降低,表明氨的排泄也低,水污染水平也在降低。 如果想通过禁止投料,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而又不影响虾的生长和健康。需要保持池塘有一定的天然食物,比如:浮游生物,这样就不会阻碍虾的生长甚至互相蚕食,也不会降低虾的成活率(SR)。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水质处于理想范围内,虾才不需要使用多余的能量来适应其环境变化。 |